- Address :香港灣仔駱克道300號僑阜商業大廈20樓
- Tel :+852-2521 1806
2521 1809 - Fax :+852 2521 1478
- Email :hk@smartteam.hk
香港作橋梁 更多中國企業將借此“走出去”
回歸15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這15年,香港經濟幾經風雨,但仍保持著巨大的發展活力。對于未來的發展,候任特首梁振英一再表示要“居安思危、穩中求變”。
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當選后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香港已被新加坡超越了。”
一連串讓人憂心的數據顯示香港經濟正在放緩。從1997年到2011年,香港GDP從1763億美元增長到2433億美元,累積增長38%,同期新加坡GDP從993億美元增長到2598億美元,累計增長161.6%。在人均GDP方面,早在2004年,香港就被新加坡超越,2011年,新加坡更以人均GDP49271美元大幅領先于香港的34049美元。香港也已經被內地部分省市迎頭趕上,1997年廣東GDP約合938億美元,遠低于當時香港的1763億美元。但是13年后的2010年,廣東省GDP高達6717億美元,接近同期香港的3倍;1997年上海GDP僅為415億美元,2010年也已增長至2492億美元,成為首個GDP超越香港的內地城市。
香港的未來在哪里?“人民幣離岸中心可以幫助再造一個香港。”香港金管局高級顧問穆懷朋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將會使香港得到很大的發展。”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未來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在人民幣業務上可以有長足的發展,此外,香港作為內地和全球市場的一個橋梁,可以幫助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關焯照表示,香港傳統的四大經濟支柱金融、物流、旅游、商貿產業,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60%,但已面臨著來自內地城市的競爭,市場擴容空間有限。而六大優勢產業(分別是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卻可成為“潛力股”,可與四大支柱產業相輔相成。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及大中華區經濟研究部主管朱海斌表示,香港回歸15年以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香港與內地經濟的互補和合作。
朱海斌認為,如果說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是過去十年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最重要的事件,那么未來10年到15年,最值得關註的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有三大推動力:一是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推廣,2011年中國大約10%的對外貿易以人民幣結算,這一比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二是人民幣投資功能的加強,包括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及其它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服務;三是通過雙邊互換協議或其它安排提升人民幣未來作為儲備貨幣的功能,包括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香港在前兩個領域都是領先者,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外,朱海斌指出,香港經濟的發展也存在問題。貧富差距加大,以及對金融業和房地產這些支柱產業的過度依賴,不利于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香港的未來除了強化金融中心的地位之外,應該建立和提升其它領域的產業和技術優勢,如信息科技、國際教育、現代物流和文化創意等領域。
香港經濟的發展給香港公司註冊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