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香港灣仔駱克道300號僑阜商業大廈12樓
- Tel :+852 2521 1806
- Fax :+852 2521 1478
- Email :hk@smartteam.hk
新西蘭歷史起源
新西蘭新西蘭于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新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新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于1642年發現新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陸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并未在此登陸;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新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后,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里,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新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新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新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新西蘭的建國文件,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新西蘭定居并允諾毛利人按其意愿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并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新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并且是新西蘭涉及民族關系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后,更多的人開始來到新西蘭并在這里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里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于南部,到189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并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新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新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新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新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于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新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后,新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出過作戰,戰爭結束后,對新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于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新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后,新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后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后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范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從90年代后期開始新西蘭經歷了持續的經濟增長,失業率到3.5%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