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香港灣仔駱克道300號僑阜商業大廈12樓
- Tel :+852 2521 1806
- Fax :+852 2521 1478
- Email :hk@smartteam.hk
塞舌爾對外經濟貿易及金融旅游
旅游業和漁業為兩大經濟支柱,工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和日用品主要依賴進口。20世紀70年代中期勒內執政后,實行部分國有化。80年代中期,政府調整經濟發展政策,提出諸業并舉的多元化經濟戰略,重點發展旅游、漁業、保稅區加工業和農業等,推進私有化進程,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經濟明顯好轉。至90年代初期,經濟年均增長率為4%,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1995年以來,西方國家對塞減援、停援,塞財政拮據,外滙短缺,國際收支出現危機。近年政府先后推出經濟改革計劃和10年經濟發展目標,重點振興旅游業,緊縮財政、貨幣,推進國企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放寬“環保”標準,增售捕魚許可證,財政虧空狀況略有緩解,但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塞舌爾旅游業
塞舌爾風景秀麗,全境50%以上地區被辟為自然保護區,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譽,1993年在世界十大旅游點評選中名列第三。主要景點有馬埃島、普拉蘭島、拉迪格島和伯德島等。其中馬埃島上的拉塞爾自然保護區占地65公頃,擁有種類齊全的熱帶水果樹木和成群的象龜,拉塞爾是馬埃島上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在這里,克里奧的古樸傳統與現代的豪華設施共存。您在這里的經歷將隨著歲月的流逝日久彌新。
旅游業為塞第一大經濟支柱,直接或間接創造了約72%的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給塞帶來1億多美元外滙收入,約占外滙總收入的70%,并創造了30%的就業。目前塞每年接待外國游客約13萬人,主要來自法、英、德、意、瑞士、美國和南非等。塞擁有較大的星級飯店32家,中小型旅館62家。南非和海灣多家公司在塞興建星級酒店并陸續投入運營。
塞舌爾財政金融
塞財政長期赤字。截至2005年外滙儲備和黃金儲備約為2916萬美元。2005年外債下降為2.768億美元。塞舌爾除中央銀行外,有7家商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法國商業銀行、塞舌爾新銀行、巴基斯坦哈比卜銀行、印度巴羅達銀行、塞舌爾儲蓄銀行、塞舌爾發展銀行。
塞舌爾對外貿易
基本為凈進口國家,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等均靠進口。主要出口魚、椰干、肉桂皮等,進口紡織品、機器設備、車輛、日用品、食品及石油等。英、法、意、德、荷蘭、南非、毛里求斯和新加坡等為主要貿易伙伴。塞至今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行進口許可證+配額管理制度,從2005年起取消了一般商品進口許可證并適當放寬外滙管制,離岸業初顯成效,在塞註冊的國際商業公司已增至2萬多家,比3年前增加了40%。(
塞舌爾文化教育
政府重視發展教育事業。2003年教育支出為1.544億盧比,占總支出的9.67%,在政府各部門預算中額度最高。實行免費義務教育至17歲(9年義務教育)。綜合工藝學院是塞最高學府,相當于大專程度。無大學。政府制定成人教育計劃,實行全民文化教育。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達91.9%。1998年教育部改變以往由政府承擔學生全部學費的做法,大學預科及赴國外留學學生的學費政府只負擔60%。但家長月薪不足2500盧比的不在此列。2004年,共有學校80所,有幼兒園33所、小學26所、特教1所、中學12所、大學預科學校8所。其中幼兒園學生2812人,小學生9504人,中學生7827人,大學預科生1655人。
塞舌爾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塞舌爾民族報》,官方日報,由財政部用英、法、克里奧爾文出版,發行量5000份,是塞唯一一家日報;《政府公報》,不定期出版;《人民報》,系執政黨黨報,人民進步陣線周刊,發行量3500份;《塞舌爾周報》,民主黨報,1963年創刊,1977年被取締,1992年9月復刊;《觀察》周報,反映反對黨塞舌爾人黨的觀點,發行量3000份;《群島回聲》,天主教辦的雙月刊,發行量2800份。塞舌爾新聞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79年成立,用英文、法文發稿。 塞舌爾廣播電臺:建于獨立前,原為私有,后改為政府電臺,每天用克里奧爾語、英語和法語播出約18個小時的節目。塞舌爾國家電視臺于1983年投入使用,亦用以上三種語言播出節目,每天播放時間約14個小時。
- 上一頁:塞舌爾對外關系及外交政策
- 下一頁:塞舌爾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