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香港灣仔駱克道300號僑阜商業大廈12樓
- Tel :+852 2521 1806
- Fax :+852 2521 1478
- Email :hk@smartteam.hk
意大利制鞋工業淺析
一、2001年意大利制鞋工業產業結構和就業狀況
意大利制鞋業的地域分布相對集中,在馬爾凱、托斯卡納、維內托、倫巴底、坎帕尼亞、普雅、艾米利亞?羅馬涅等7個大區集中了意大利96.3%的制鞋廠、95.8%的制鞋工人并創造了94.7%的出口收入。其中馬爾凱大區鞋業工人最多,其次是維內托和托斯卡納大區。在這3個大區就業的鞋業工人占意大利制鞋業就業總人數的三分之二。
高度集中在某一區域是意大利制鞋業組織結構的一個顯著特征。這種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使得生產和資源分配更加有效,能保證較大企業具有適應市場需要的靈活性,并能保證他們以最小的成本實現生產方向的轉變。這也是意大利制鞋業能在世界鞋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張王牌。
從意大利制鞋工業開工的工廠數和就業人數等數據可以看出這一行業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的不景氣。2001年開工工廠共計7,500家,比上年減少0.9%;就業人數也減少至111,650人,同比下降1.3%。研究顯示,意大利制鞋行業的就業人數還將進一步減少。
意大利制鞋行業多為中小企業,每個制鞋廠的雇員人數平均為15人。80%的制鞋廠的雇員數均在20人以下,僅有0.4%的制鞋廠擁有200名以上員工。
“手工制作”在意大利制鞋業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有60%的制鞋工廠奉行手工制作的原則,這些工廠雇傭了大量女工。
二、意大利制鞋業生產狀況
2001年上半年意大利制鞋業的生產數量有少量增長。但由于受到下半年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影響,主要市場對意大利鞋的定單不斷減少,鞋生產出現下滑。2001年全年意大利鞋業生產呈普遍不景氣的態勢。
2001年全年意大利共生產各類鞋37,520萬雙,比上年減少1,460萬雙,產量下降3.8%,退回到七十年代的水平。但由于每雙鞋的平均價格同比上升8.9%達23.11歐元,致使該年意大利鞋業總產值比2000年增長4.8%達86.7億歐元。更加突出了意大利善于生產中、高檔鞋的優勢。
按照鞋面所用材料分類,皮鞋的產量雖仍居各種鞋類生產總量之首,但與上年相比產量下降了4.3%,為25,710萬雙,占意大利鞋類生產總量的68.5%。在意大利制鞋業中地位僅次于皮鞋的是用合成革材料制成的鞋類。2001年意大利共生產合成革鞋5,340萬雙,同比減少0.7%。由于近年來來自亞洲國家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強,致使各種質地運動鞋的產量均有較大幅度下降。運動鞋產量連續下降,是合成革鞋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用紡織面料和其他材料做鞋面的鞋產量也有較大下降,同比下降幅度為17.6%。其中紡織面料運動鞋所受沖擊最大,由于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休閑時間更愛穿著皮或革制休閑鞋,因此休閑鞋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嚴格意義上的運動鞋的范疇。與此情況相反,由于來自國外競爭者的壓力減小,拖鞋和膠鞋的產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拖鞋產量同比增加了3.2%,而膠鞋因其本身生產基數較小,產量猛增了48.3%。
按消費人群分類,2001年意大利童鞋產量比2000年增長了2.9%,約為2,400萬雙,這主要歸功于市場對涼鞋和休閑鞋需求的增加。女鞋產量降幅較大,同比下降6.1%,產量僅為13,550萬雙;男鞋產量下降了2.6%。
按照鞋的用途分類,皮質休閑鞋產量為13,410萬雙,同比下降4.7%。合成革休閑鞋的產量達1,120萬雙,比上年增加5.5%。兒童和青年人用皮休閑鞋的產量也有較大增長,增幅達7.4%。此外,勞保用鞋產量呈健康增長的態勢,其中皮面勞保鞋產量增幅較大,同比增長17.3%;其他材料鞋面的勞保鞋產量也有相應增加。
三、意大利制鞋業外貿情況
國際貿易對意大利制鞋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它的發展方向和流行趨勢。
2000年是意大利制鞋業外貿狀況開始好轉的一年,直到2001年上半年其出口仍保持了增長的勢頭,前6個月出口數量同比增長7.8%。2001年下半年,由于國際市場需求銳減,致使意大利鞋業出口遭到重挫,全年出口呈負增長。
2001年意大利共出口各類鞋35,370萬雙,同比下降2.4%。這意味著下半年出口下降幅度在10%以上。出口數量大幅下降并未影響出口總值的增長和平均售價的上升。由于每雙鞋的平均出口價比上年上升12.1%,達20.44歐元,且各個品種的對外報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2001年意大利鞋類出口總值比2000年增加9.5%,達72.31億歐元。如果將再出口和一些純商業性操作計算在內,意大利鞋業出口總量占其生產總量的比重、以及出口總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82.9%和77.9%。
按出口產品種類分,紡織面料類鞋出口數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3%;其次是拖鞋,降幅為10.6%;涼鞋、高腰鞋及靴子的出口也呈下降趨勢。出口數量有所增加的鞋類是人造革面鞋和膠鞋,但增幅十分有限。最能代表意大利制鞋水平的皮鞋的出口數量有小幅下降,全年共出口22,940萬雙,同比下降1.2%;但出口總值卻有較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幅為11.7%。其中皮面安全鞋的出口增長最快,出口量達1,030萬雙,同比增長21.9%;休閑鞋的出口量基本保持不變,同比下降了0.4%;其中女式皮休閑鞋的出口量有小幅增長,出口量達6,900萬雙,同比增長0.6%。
按照產品出口目的國分,意大利鞋主要出口到歐盟、東歐、北美、中美洲和亞洲等市場。
進口是對外貿易中必不可少的一環。2001年意大利共進口各類鞋20,310萬雙,比上年增長3.6%;進口總值為20.86億歐元,同比上升16.1%。進口平均價格也有相當程度的提高。雖然進口鞋類的平均價格(10.27歐元)僅為意大利出口鞋類價格的約二分之一,進口數量也遠遠小于意對外出口,但進口鞋類的品種主要集中在皮鞋和人造革鞋等意大利制鞋業的優勢領域(2001年意對皮鞋的進口比上年增加了20.1%,對人造革鞋的進口同比增加了9.1%),以及產品附加值較小的領域。在國內市場呆滯的形勢下,這種狀況十分令人擔憂,因為進口量的不斷增加直接威脅著意國內生產商占有更多的國內市場份額。
按進口產品原產地分,意大利進口鞋主要來自歐盟、東歐、非洲、美洲和亞洲等地區。其中從中國進口最多,共計進口5,550萬雙;其次是羅馬尼亞和越南;排第四位的是突尼斯,意大利從突尼斯共進口890萬雙,比上年增長21.9%。
綜上所述,從進出口數量而言,2001年意大利鞋業的貿易順差狀況比2000年有所惡化,順差數量僅15,070萬雙,同比下降9.5%。這一數字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異地制作”的影響,但就意大利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代表性所受的影響而言,是完全值得引起廣泛註意的。值得慶幸的是,就進出口總值而言,2001年意大利鞋業實現貿易順差51.45億歐元,比上年增長7%。
四、國內消費
2001年意大利國內市場對鞋的消費4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全年總消費量為18,510萬雙,與2000年相比下降2.8%。但由于鞋的平均價格的提高,消費總值比2000年增加1.5%,達31.75億歐元。
隨著進口的不斷增加,進口產品在意大利國內市場上所占的份額也不斷增加。即使剔除“異地制作”和純商業性進口的影響,進口產品在意國內市場的銷售量也是一路攀升,已占意國內銷售總量的65.2%。與此情況相反,國產鞋的國內市場銷售量卻比2000年銳減了7.9%,僅為6,430萬雙。
2001年意大利鞋市場的家庭消費呈下降趨勢,共計15,160萬雙,占鞋業總消費的82%,同比下降了3.2%。集團采購和旅游銷售也差強人意,特別是后者,雖然旅游部門統計到意大利的游客人數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其在購鞋上的花費卻下降了0.6%。
五、國際競爭力
2001年西歐制鞋工業的生產水平繼續走低,主要應歸結為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主要市場需求不旺;二是亞洲制鞋業生產能力強勁;三是“異地制作”的發展,即歐洲發達國家不斷將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人工成本相對較低的東歐和北非等地區轉移。
意大利是歐盟制鞋業當仁不讓的領頭羊,其產量占歐盟總產量的42%強。據歐洲工業聯合會的統計,2001年除位居歐盟鞋業第二、第三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鞋產量有緩慢增長外,其他國家的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法國和德國,降幅分別為13%和4.4%。受此影響,整個歐盟鞋產量降至88,500萬雙,同比下降2,5%。
按產量排名,在前10大產鞋國中意大利名列第五,僅次于中國、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亞。排名第六的越南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年產量已達3億雙。2000年意大利在世界鞋業總產量中所占份額為3.2%,基本與1999年的3.3%持平。1996年這一數字為4.6%。
按出口量排名,意大利保持了多年以來的世界第三的位置,僅次于出口總量39億雙的中國和出口總量為10億雙的香港,排名第四位的是越南。名列前10位的歐盟國家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排名分別為第七和第九位。
駐意大利使館經商處
- 上一頁:意大利機床市場淺析
- 下一頁: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