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香港灣仔駱克道300號僑阜商業大廈12樓
- Tel :+852 2521 1806
- Fax :+852 2521 1478
- Email :hk@smartteam.hk
滙率
滙率的概述:
滙率是亦稱“外滙行市或滙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于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滙率。
滙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滙率相關。滙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滙率為8.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滙率漲到8.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增強,肯定好賣,從而刺激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滙率跌到8.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2.50美元。高價商品肯定不好銷,必將打擊該商品的出口。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url貶值就會制約商品對中國的進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進口。
正是由于滙率的波動會給進出口貿易帶來如此大范圍的波動,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實行相對穩定的貨幣滙率政策。中國大陸的進出口額高速穩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穩定的人民幣滙率政策。
買入滙率、賣出滙率與中間滙率
外滙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滙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滙率叫"買入滙率 "(Buying Rate),也稱"買價";賣出外幣時所依據滙率叫"賣出滙率"(Selling Rate),也稱"賣價",買入滙率與賣出滙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滙的利潤。買入滙率與買出滙率相加,除以2,則為中間滙率 (Medial Rate)。
在外滙市場上掛牌的外滙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滙率與賣出滙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后的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后一個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后的前一外幣數字為"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后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滙滙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滙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基本滙率和交叉滙率
基本滙率(也叫直盤或基礎滙率):一般指一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
交叉滙率(也叫交叉盤):是指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比價,交叉滙率可從基本滙率套算而來。
外滙滙率的種類
外滙滙率的種類(Classific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1)按外滙管制的松緊程度來分,可分為官定滙率(Official Rate法定滙率)和市場滙率(Market Rate)。
①官定滙率(法定滙率):這種滙率主要是指官方(如財政部、中央銀行或經指定的外滙專業銀行)所規定的滙率。在外滙管制比較嚴格的國家禁止自由市場的存在,官定滙率就是實際滙率,而無市場滙率。
②市場滙率:這是指在自由外滙市場上買賣外滙的實際滙率。外滙管制較松的國家,官定滙率往往只是形式,有價無市,實際外滙交易均按市場滙率進行。
(2)按外滙資金性質和用途來劃分,可分為貿易滙率(Commercial Rate)和金融滙率(Financial Rate)。
①貿易滙率:這主要指用于進出口貿易及其從屬費用方面的滙率。
②金融滙率:主要指資金轉移和旅游等方面的滙率。
(3)按滙率是否適用于不同的來源與用途可分為單一外滙滙率(Single Rate)和多種外滙滙率(Multiple Rate----多元滙率或復滙率)。
①單一滙率:凡是一國對外僅有一個滙率,各種不同來源與用途的收付均按此計算,稱為單一滙率。
②多種滙率:一國貨幣對某一外國貨幣的滙價因用途及交易種類的不同而規定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滙率,稱為多種滙率,也叫復滙率。
(4)按外滙交易工具和收付時間來劃分,可分為:
①電滙滙率(T/T Rate):用電報或電傳通知付款的外滙價格,叫電滙滙率。電滙滙率交收時間最快,一般銀行不能占用顧客資金,因此電滙滙率最貴。在銀行外滙交易中的買賣價均指電滙滙率。電滙滙率是計算其他各種滙率的基礎。
②信滙滙率(M/T Rate):即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的外滙滙率。由于航郵比電報或電傳通知需要時間長,銀行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占用顧客的資金,因此信滙滙率較電滙滙率低。
③票滙滙率(D/D Rate):在兌換各種外滙滙票、支票和其他票據時所采用的滙率叫票滙滙率。外幣兌換也可列入此列。因票滙在期限上有即期和遠期之分,故滙率又分為即期票滙滙率和遠期票滙滙率,后者要在即期票滙滙率基礎上扣除遠期付款的利息。
④遠期滙率(Forward Rate):遠期滙率是指在未來某一天進行交割,而事先約定的外滙買賣價格。
(5)按買賣對象:
①銀行間滙率(Inter-Bank Rate):指銀行與銀行外滙交易中使用的外滙滙率,也即外滙市場的滙率。
②商業滙率(Commercial Rate):指銀行與商人買賣外滙的滙率。
(6)按外滙買賣的交割期限來劃分
按外滙買賣的交割期限來劃分,滙率可分為即期滙率與遠期滙率。所謂交割,是指買賣雙方履行交易契約,進行錢貨兩清的授受行為。外滙買賣的交割是指購買外滙者付出本國貨幣、出售外滙者付出外滙的行為。由于交割日期不同,滙率就有差異。
①即期滙率又稱現滙滙率,是買賣雙方成交后,在兩個營業日之內辦理外滙交割時所用的滙率。
②遠期滙率又稱期滙滙率,是買賣雙方事先約定的,據以在未來的一定日期進行外滙交割的滙率。
外滙滙率標價方法
外滙滙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e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 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折合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
(2)間接標價法(Indireet 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又稱數量標價法, 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折合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
在金本位制下,滙率決定的基礎是黃金輸送點(Golel Point),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par)
必須說明的是,隨著外滙交易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用于各國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已經很難適應國際外滙發展的需要,必須需要一種統一的滙率表現方式.于是,出現了一種國際上的主要貨幣或關鍵貨幣(Key Currency)為標準的標價方式。目前。各國外滙市場上公布的外滙牌價均以美元為標準。美元以外的兩種貨幣之間的滙率,必須通過各自貨幣與美元的比價進行套算得出。這種標價方式被稱為“美元標價法”。
影響滙率波動的因素
影響滙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種:
第一,國際收支及外滙儲備。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于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滙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滙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滙率下跌;
第二,利率。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滙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滙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滙滙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第三,通貨膨脹。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國貨幣滙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滙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競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滙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第四,政治局勢。一國及國際間的政治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外滙市場產生影響。政治局勢的變化一般包括政治沖突、軍事沖突、選舉和政權更迭等,這些政治因素對滙率的影響有時很大,但影響時限一般都很短。
外滙的滙率制度
滙率制度的概念
滙率制度又稱滙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各國普遍采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滙率的體系。是各國或國際社會對于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滙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滙率制度對各國滙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
回顧和了解滙率制度,可以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上滙率的波動有更深刻的理解。按照滙率變動幅度的大小,滙率制度可分為固定滙率制和浮動滙率制。
固定滙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為確定滙率的基準,滙率比較穩定的一種滙率制度。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滙率制度。
浮動滙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國不規定本幣與外幣的黃金平價和滙率上下波動的界限,貨幣當局也不再承擔維持滙率波動界限的義務,滙率隨外滙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而自由上下浮動的一種滙率制度。該制度在歷史上早就存在過,但正流行是1972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滙率制崩潰以后。
滙率制度的內容
a. 確定滙率的原則和依據。例如,以貨幣本身的價值為依據,還是以法定代表的價值為依據等。
b. 維持與調整滙率的辦法。例如是采用公開法定升值或貶值的辦法,還是采取任其浮動或官方有限度干預的辦法。
c. 管理滙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國外滙管制中有關滙率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
d. 制定、維持與管理滙率的機構,如外滙管理局、外滙平準基金委員會等。
影響滙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一、經濟因素
(一)國際收支狀況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就會增加該國的外滙供給和國外對該國貨幣滙率的需求,進而引起外滙的滙率下降或順差國貨幣滙率的上升;反之,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就會增加該國的外滙需求和本國貨幣的供給,進而導致外滙滙率的上升或逆差國貨幣滙率的下跌。
在國際收支這一影響因素中,經常性收支尤其貿易收支,對外滙滙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通貨膨脹程度
通貨膨脹是影響滙率變動的一個長期、主要而又有規律性的因素。
通貨膨脹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對滙率產生影響:
1.商品、勞務貿易
一國發生通貨膨脹,該國出口商品、勞務的國內成本就會提高,進而必然影響其國際價格,削落了該國商品和勞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影響出口外滙收入。同時,在滙率不變的情況下,該國的進口成本會相對下降,且能夠按已上漲的國內物價出售,由此便使進口利潤增加,進而會刺激進口,外滙支出增加。這樣,該國的商品、勞務收支會惡化,由此也擴大了外滙市場供求的缺口,推動外幣滙率上升和本幣滙率下降。 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2.國際資本流動
一國發生通貨膨脹,必然使該國的實際利率降低,投資者為追求較高的利率,就會把資本移向海外,這樣,又會導致資本項目收支惡化。資本的過多外流,導致外滙市場外滙供不應求,外滙滙率上升,本幣滙率下跌。
3.人們的心理預期
一國通貨膨脹不斷加重,會影響人們對該國貨幣滙率走勢的心理預期,繼而產生有滙惜售、待價而沽與無滙搶購的現象,其結果會刺激外滙滙率的上升,本幣滙率的下跌。
(三)利率水平
一國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借貸資本供求狀況的主要標志。 即看滙率的預期變動,只有當外國利率加滙率的預期變動率之和大于本國利率時,把資本移往國外才有利可圖。
一國利率水平相對提高,會吸引外國資本流入該國,從而增加對該國貨幣的需求,該國貨幣滙率就趨于上浮。反之,一國的利率水平相對降低,會直接引起國內短期資本流出,從而減少對該國貨幣的需求,該國貨幣滙率就下浮。
但是,利率的變化對國際資本流動影響的程度多大,還要看是否滿足利率平價理論。
利率政策之所以會影響滙率,還必須看一國通貨膨脹的程度。
(四)經濟增長率差異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國經濟增長率相對較高,其國民收入增加相對也會較快,這樣會使該國增加對外國商品勞務的需求,結果會使該國對外滙的需求相對于其可得到的外滙供給來說趨于增加,該國貨幣滙率下跌。
但要註意兩種特殊情況:
1.對于出口導向型國家,經濟增長主要是出于出口增加推動的,經濟較快增長伴隨著出口的高速增長,此時出口增加往往超過進口增加,這樣會出現滙率不跌反而上升的現象。
2.如果國內外投資者把該國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視作經濟前景看好、資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則會導致外國對本國投資的增加,如果流入的資本能夠抵消經常項目的赤字,該國的貨幣滙率亦可能不跌反升。
(五)財政收支狀況
當一國出現財政赤字后,其彌補方式不當,滙率就會出現波動。
一國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方式有四種:
1.提高稅率,增加財政收入;
2.減少政府開支;
3.發行國債;
4.增發貨幣。
(六)外滙儲備的多寡
一般情況下,一國外滙儲備充足,該國貨幣滙率往往會趨于上升;外滙儲備不足或太少,該國貨幣滙率往往會下跌。
二、非經濟因素
(一)政治局勢
如果一國出現政府經常更迭,國內叛亂、戰爭,與他國的外交關系惡化以及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而這些事件和災害又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就會導致國內經濟萎縮或癱瘓,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而引發資本外逃,其結果會導致各國滙率下跌。
(二)新聞及其他信息
在外滙市場上,一個謠傳或一則小道消息也會掀起軒然大波。尤其是某些市場不太成熟的國家,外滙市場就是“消息市”。外滙時常滙率就在這些真假難辯的信息中動蕩變化。
(三)心理預期因素
按照阿夫達里昂的滙兌心理學,一國貨幣之所以有人要,是因為它有價值,而其價值大小就是人們對其邊際效用所作的主觀評價。主觀評價與心理預期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心理預期對貨幣滙率的影響極大,甚至已成為外滙市場滙率變動的一個關鍵因素,只要人們對某種貨幣的心理預期一變化,轉瞬之間就可能會誘發大規模的資金運動。
影響外滙市場交易者心理預期變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一國的經濟增長率、國際收支、利率、財政政策及政治局勢。
(四)市場投機
投機者以逐利為主的投機行為,必然影響到滙率的穩定。
通常外滙市場投機行為包括兩部分:一是穩定性投機,二是非穩定性投機。
(五)中央銀行干預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下,中央銀行介入外滙市場直接進行貨幣買賣,對滙率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其效果也是極明顯的。
通常中央銀行干預外滙市場的措施有四種:
1.直接在市場上買賣外滙
2.調整國內財政、貨幣等政策
3.在國際范圍公開發表導向性言論以一影響市場心理
4.與國際金融組織和有關國家配合和聯合,進行直接和間接干預
- 上一頁:外滙資產
- 下一頁:關于滙率相關知識問答